選調(diào)生是高層次人才,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生力軍。你們從高校來到基層,投身火熱而且艱苦的實踐,為基層各方面建設(shè)貢獻了聰明才智,村莊因你們更加美麗,鄉(xiāng)親們因你們而更加幸福。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是大家施展抱負,大展拳腳的機遇。你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人的殷切囑托,當仁不讓勇挑重擔,緊緊圍繞著鄉(xiāng)村振興,緊緊圍繞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聚焦群眾所想所盼,聚焦村莊發(fā)展難題,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用腳步丈量奉獻,用汗水回報黨的培養(yǎng)。大家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為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貢獻青春力量?! 皶r代楷模”、山東省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王傳喜
臨沂市蘭陵縣大仲村鎮(zhèn)河西村書記助理 于楠:
楷模潛入心 潤“吾”細無聲
2019年7月,當時還是一名大二學(xué)生的我,將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點定在了蘭陵國家農(nóng)業(yè)公園,對總書記點贊的“代村模式”一探究竟。在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中,我這樣寫道:尋訪代村,不虛此行。代村顛覆了我對農(nóng)村的傳統(tǒng)印象,或者說它不只是一個村,而是無數(shù)熱血青年逐夢基層的舞臺。
2021年7月,作為一名基層選調(diào)生,我再次回到蘭陵。王傳喜書記對于我來說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時代楷?!保浅闪松磉厡W(xué)習的榜樣,楷模潛入心,潤“吾”細無聲。
“這是博洋9號,那是羊角蜜……”跟隨村委會的宋大姨,穿梭在一間間瓜棚里,棚內(nèi)40多攝氏度的高溫,擋不住我們豐收的喜悅,一起采摘,一起在路旁搭棚售賣,小甜瓜搖身一變成了百姓口袋里的“金瓜瓜”,我也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詩來記錄這好光景:大棚萬頃排沃野,淡妝素裹滿桑畦。隨手掀簾侵眼碧,青色滿園翠欲滴。喜逐農(nóng)忙話農(nóng)家,喜笑顏開勝似花。最是好景君須記,奮進致富正當時。
弦歌不輟,青春接力,遙遠不遠,未來已來。與王傳喜書記的故事未完待續(xù),與我攜行。
臨沂市蘭陵縣蘆柞鎮(zhèn)趙村書記助理 左正:
從“大學(xué)生”變成“村里人”
“小伙子,咱村的五保戶補貼漲了嗎?”“你是大學(xué)生懂得多,你幫忙給看看咱村的會議記錄填得對不對”……面對群眾和村“兩委”干部的詢問,剛到村那會,對各項政策規(guī)定一無所知的我,一次次尷尬地撓頭。
2021年,我出校門進“農(nóng)門”,面對村民各種政策咨詢和各種訴求,我深感“本領(lǐng)恐慌”。為了盡快融入村莊,打開工作局面,我仔細研讀王傳喜的事跡,尤其是當書記之初是如何通過細致入微的調(diào)研把準問題癥結(jié),逐漸打開工作局面的,讓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說干就干,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小目標:每天固定走訪10戶村民,詳細了解基本情況、收入來源、生活訴求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剛開始入戶,我屢吃閉門羹。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白天,我拉上村“兩委”干部一起走街串巷,收集群眾訴求;穿梭在田間地頭,干農(nóng)活時主動給村民幫把手。晚上,我也不閑著,將每天走訪收集的情況分類匯總,對村民詢問頻次高的政策及時學(xué)習,亟待解決的問題第一時間向村“兩委”匯報,遇到工作難題隨時向身邊同事請教。久而久之,我練就了一身“真本領(lǐng)”。村民們對我的稱呼也從“小伙子”“大學(xué)生”變成“小左”,把我當成了“村里人”,讓我感到開心又充實。王傳喜書記的事跡與寄語給人啟發(fā),催人奮進。我將在蘭陵這片廣袤熱土上深深扎根,綻放出最耀眼的青春之花。
本報記者 倪懷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