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懷立(右)了解村情民意。
去年10月,我回到家鄉(xiāng)河南省禹州市鳩山鎮(zhèn),擔任閔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作為土生土長的鳩山人,工作生活環(huán)境不需要重新適應,同村民溝通也沒有困難,但真的一頭扎下來,遠沒有我想象中那么簡單。
在鳩山鎮(zhèn),閔莊村算是一個大村,共有12個村民小組,綜合實力也較強。閔莊村的產(chǎn)業(yè)以杏果種植為主導,輔之以花椒、菊花等產(chǎn)業(yè),轄區(qū)內(nèi)還有兩個煤礦,資源豐富,黨組織也比較得力,是河南省委組織部指定的“五星支部”創(chuàng)建村。
入村第一天,我來到村里的食品加工廠。洗果、晾干、壓實、攪拌、裝瓶……流水線上的工人動作嫻熟,不一會兒,一瓶瓶酸甜可口的“杏醬”就新鮮出爐。村書記告訴我,加工廠的產(chǎn)能尚未飽和,下一步想在宣傳上下功夫。
聽到這里,我靈機一動,“大學時我接觸過新媒體編輯和視頻剪輯,是否可以建立我們村自己的宣傳陣地呢?”請示上級領導后,我們開通了“杏福閔莊”公眾號、抖音號等自媒體賬號,以圖文、短視頻等方式宣傳村情人文、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等。截至目前,文章和視頻閱讀量突破5萬次。村民們從手機上看到村莊發(fā)生的變化,紛紛為我們點贊。
“小康這個孩子好嘞很,前段時間出門辦事,在路上碰見了,非要開車捎上我,不然我要走好久呢!”村民白大爺腿部有疾,行動不是很靈便。當時,我邀請白大爺上車,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哎呀,我鞋上全是泥,會弄臟你的車!”我看出了白大爺?shù)募m結,用輕松的口氣說道:“我的車好久沒洗了,您盡管坐?!崩逗芫?,白大爺才同意搭我車去村部。
沒想到,這事對我竟然有意外的收獲。后來,我們走訪村里的脫貧戶,一到白大爺家,雖然我戴著口罩,他還是立馬就認出了我。他把這件在我看來很小很小的事,說給和我一起去的駐村第一書記、村書記聽,還當面向我表示了感謝。
“小康,中午來家里吃飯,孩子們給我?guī)У聂~肉還有一點,你也嘗嘗?!贝汗?jié)后上班第一天,郭奶奶熱情地邀請我。我和郭奶奶的情誼,是去年剛到村那會結下的。我了解到郭奶奶獨居,腿腳有傷,常吃的降壓藥要跑很遠才能買到。于是我主動幫她購買,每月按時送藥上門。為此,郭奶奶常說,“你跟我外孫差不多大,看到你就像看到了我親外孫。”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與工作數(shù)十年的村干部們相比,我還是個基層工作的“小學生”,但我也逐漸開始明白了基層工作需要用心用情。今后,我將繼續(xù)扎根鄉(xiāng)村沃土,在村里守護人間煙火,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展產(chǎn)業(yè)、增加收入,努力讓“杏”福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