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士強的帶領下,昔日的貧困村已經蝶變?yōu)楝F在的全國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試點村、全國鄉(xiāng)村旅游扶貧開發(fā)試點村。家家通上自來水,戶戶用上天然氣;建成村綜合服務中心、敬老院和幼兒園,修橋6座、鋪路34公里。村里246名70歲以上老人,每年領取600至3600元長壽金。
圖為李士強(左三)和村民一起查看紅薯收成
“父老鄉(xiāng)親們,今年承諾為大家辦的‘十件實事’全部完成,共投入資金1635萬元。第一件,投資300萬元,完成1500平方米李寨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第二件完成134座塑料大棚、30畝藕池建設……相信,大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好?!比ツ甑?,這位向鄉(xiāng)親們交出滿意答卷的,便是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河南省沈丘縣馮營鄉(xiāng)李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士強。
今年61歲的李士強原是河南億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11年辭去董事長職務回到家鄉(xiāng)李寨村挑起村書記的重擔。他為何會做出這種選擇?
“我是窮苦孩子出身,深知農村的貧困?,F在事業(yè)小有成就,就想著幫鄉(xiāng)親們富裕起來,再也不過苦日子?!碑斈辏钍繌娙?口人住在冬天進雪、夏天漏雨的土坯房里。他從小沒吃過一頓飽飯、沒穿過一件新衣服、上中學時赤著腳在冰天雪地里拉板車掙學費。輟學后的李士強做過泥瓦工、掏糞工,經過打拼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11年12月,在3000多名村民期待的眼神中,李士強被推選為李寨村書記。當時的李寨村集體經濟為零,還欠著外債,村容村貌臟亂差,部分村民在溫飽線上徘徊。
甫一上任,李士強就立下了“軍令狀”:從2013年起,每年為鄉(xiāng)親們辦十件實事,年底讓大家伙檢驗,“辦不到,大家就把我趕下臺”。為了這一句承諾,李士強幾乎每天工作到深夜。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模式刨不出金疙瘩!讓土地長出搖錢樹,就得找到搖錢樹的種子。而這顆種子還得種在農民心里,那就是種植觀念必須轉變?!崩钍繌娬f。
李士強鼓勵村民流轉土地成立合作社,這也是李寨村2013年的十件實事之一。在外務工的村民李平亮聽說后,主動提出回村發(fā)展種植業(yè)。李士強為李平亮制定了大棚西瓜種植方案,并簽訂了包銷保底協議。合作社成立第一年,由于投入大,不懂技術,李平亮種植大棚西瓜虧損近10萬元?!拔也桓闪?,不僅沒掙到錢還賠了這么多,雞飛蛋打?!崩钇搅翚饧睌牡卣f?!捌搅?,干事業(yè)都會有挫折。我當年白手起家經歷的困難比這大得多。事情要往好的方向看,雖然賠了十萬塊,但你有了千金不換的經驗,也找到了西瓜種植的技術薄弱點,明年可以東山再起?!薄拔野鸭业锥假r進去了,怎么再起啊?”“我?guī)湍銐|付虧損,你只要明年好好干,一定會賺回來?!崩钍繌娮蕴脱a上虧損,幫助李平亮度過了難關。他還請專家為李平亮講解西瓜種植技術,隨時監(jiān)測西瓜的長勢。一番努力,第二次西瓜大獲豐收。
為了拓寬西瓜的銷路,李士強個人拿出資金500萬元設立幫扶專項資金做擔保,“如果市場價高于協議價,經銷商按照市場價收購。如果市場價低于協議價,經銷商履行協議價,差價部分由專項資金補貼,保證西瓜能夠賣上好價錢?!痹诶钍繌姷闹С窒拢钇搅劣峙c村里的貧困戶組建了“亮劍種植合作社”,承包了村里165畝土地發(fā)展特色農業(yè),吸收98名貧困人員務工,平均每月收入1960元。
李平亮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成功,激發(fā)了村民致富的熱情。村里通過實施“架起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橋梁、提供創(chuàng)業(yè)優(yōu)惠政策、優(yōu)化回歸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三項措施,先后吸引26位外出能人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56個良種育苗工場、日光溫室大棚、蔬菜大棚和30畝藕池相繼建起,依托“國家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億星集團黃淮農產品大市場的優(yōu)勢,大力度實施種植結構調整,“李寨有機西瓜”“馮營黑土地五谷”等56個品牌產品通過黃淮電商平臺銷往全國。李寨村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一萬四千元。
產業(yè)全面升級后,李士強又重點幫扶起困難戶。
2016年7月,一封錄取通知書寄到了村民李先鋒家里,李先鋒的女兒以高分考入河南大學中文系。長期患病的李先鋒根本湊不齊學費。一籌莫展之際,李士強與村兩委商定,給予李先鋒每年2500元的貧困戶補助、給予孩子3000元的升學獎勵,順利解決了李先鋒女兒的上學難題。
貧困戶李志田,常年在外務工,照料家庭的擔子全落在妻子劉霞身上。他有三個孩子,大兒子先天腦癱,另外倆孩子上高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家境一貧如洗,實在掏不出孩子的學費。村里從集體收益中拿出1萬元幫扶,并為他的大兒子申請殘疾人生活補貼,劉霞也被安排在村集體企業(yè)就業(yè),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
在李士強的帶領下,昔日的貧困村已經蝶變?yōu)楝F在的全國美麗鄉(xiāng)村建設試點村、全國鄉(xiāng)村旅游扶貧開發(fā)試點村。家家通上自來水,戶戶用上天然氣;建成村綜合服務中心、敬老院和幼兒園,修橋6座、鋪路34公里。村里246名70歲以上老人,每年領取600至3600元長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