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年來,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再局限于“有沒有”,更追求“好不好”。少數農家書屋因為圖書不對路、開放不固定等問題,逐漸跟不上時代發(fā)展。升級軟硬件設施、建設數字化平臺、嘗試運營新模式……各地農家書屋的創(chuàng)新舉措,吸引更多農民群眾走進書屋、愛上閱讀。
“村村有書屋,戶戶飄書香”,農家書屋的全面建成,解決了數億農民看書難、讀報難的問題。但近年來,少數農家書屋漸漸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圖書不對路、開放不固定、借閱率不高等問題引人關注。今年以來,隨著各地農家書屋開始探索精品化和數字化,農民群眾又回來了,只是這一次有所不同。
升級改造,提高硬件質量和服務水平
天氣炎熱,坐在空調房內,一邊品茶、一邊讀書,如此令人向往的生活,對于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光明居的村民而言,再平常不過了。自從去年村里的農家書屋升級改造后,這座從里到外酷似咖啡館的書屋就成了男女老少休閑的場所,孩子們更是把這里當成看書、寫作業(yè)的好地方。
光明居婦聯主席陳曉萍兼任光明居書屋的管理員,她見證了書屋從一間十幾平方米、幾十本書的小閱覽室發(fā)展到今天100多平方米、8000多冊書的圖書館的過程?!稗r家書屋就是要讓人覺得來了是享受,大家才愿意來。”陳曉萍說。
自今年2月中宣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fā)《農家書屋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 提升服務效能實施方案》以來,各地精品化農家書屋數量陡增,一些示范性農家書屋的讀者到達率和圖書借閱率成倍提升。
浙江省樂清市白石百姓書屋今年1月建成,2月至5月月均接待讀者455人次、圖書外借1605冊次,兩項數據均是去年同期的6.5倍。書屋管理員盧永利說,以前的書屋位于街道辦公室的二樓,又小又舊,讀者較少。而現在書屋位于樂清市繁華地段,燈光柔和,座椅舒適,每天人流不斷。
“農家書屋要想充分發(fā)揮作用,必須在選址、服務、環(huán)境上下功夫,離群眾再近點,服務再貼心點,環(huán)境再好點,讀者才愛來?!睒非迨袌D書館副館長蘇維鋒說,現在的示范性農家書屋的硬件和服務已達到了城市圖書館的水平,由于和市區(qū)圖書館通借通還,書屋圖書從每年更新一次變成每月更新一次,對讀者的吸引力隨之增強。
紹興市柯橋區(qū)圖書館館長陳關根說,現在城市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閱讀,兒童借閱量占區(qū)圖書館借閱量的一半以上。農村的年輕一代同樣重視孩子的閱讀,所以農家書屋的服務必須及時跟上。
數據顯示,2019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中,少兒類圖書占41%,連續(xù)多年成為第一大類。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盧春中說:“最好的學區(qū)房就是家里的書房,農家書屋要努力成為農村青少年最喜歡的書房?!?/p>
加快數字化轉型,覆蓋更多人群
書屋建在村里,離農民群眾更近了,因此被稱為“打通最后一公里”。但是隨著數字化閱讀方式向農村擴展,“僅僅‘打通最后一公里’已經不行了,必須‘打通最后一米’?!敝形脑诰€教育集團研發(fā)中心副總經理王永和說。
王永和與同事們開發(fā)的數字農家書屋閱讀平臺在河南、安徽等地安裝了數千臺,只要在距離設備100米的范圍內就可以用手機免費下載圖書、影視資源?!盀榱耸褂梅奖悖覀兊漠a品設計成只要連上WiFi,就自動推送?!蓖跤篮驼f。
在中文在線教育集團,一張巨大的屏幕實時顯示河南4900多家數字農家書屋的開放、借閱情況。王永和介紹,這套大數據平臺使主管部門對于書屋的使用情況一目了然。
與實體農家書屋相比,數字化農家書屋的資源是海量的。截至今年7月初,河南全省數字農家書屋用戶達64.23萬人,其中活躍用戶超過30萬人。平臺可提供10萬冊電子書、2000個聽書品種、3000種期刊、50萬分鐘視頻,此外還集成了眾多媒體資源,選擇面大大拓寬。
和城市居民一樣,手機正在成為農民的新寵。據江蘇省委宣傳部近期在農村蹲點調查的統(tǒng)計問卷顯示,手機已超越電視成為農民群眾主要的信息來源和娛樂載體,手機中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閱讀內容深受歡迎?!稗r民也用手機看書了,所以農家書屋必須加快數字化轉型,這是農家書屋提質增效、深化服務的必經之路?!敝行坑∷l(fā)行局副局長董伊薇說:“人在哪兒,書屋就要建在哪兒?!?/p>
不少農家書屋分布在偏遠地區(qū),交通不便,每次更新圖書都要費盡周折,有時物流成本甚至超過書價。數字化不但大幅降低了成本,而且圖書更新更及時。新華文軒在四川農村試點安裝了鄉(xiāng)閱24小時智能書店,兩年來村民在線閱讀電子書的次數達66400次,下載電子書7380次。
截至目前,全國各地運用寬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手段和“兩微一端”開展數字化建設的農家書屋已達12.5萬家,比2017年底增加4.8萬家。
引入社會力量,不斷探索新模式
不用政府一分錢卻把農家書屋辦得紅紅火火,這可能嗎?答案是肯定的。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邱莊村,一家名叫一鳴書居的書屋就做到了。
一鳴書居是河南首家“民宿+書屋”的結合體,一樓是農家書屋,二、三樓是對外營業(yè)的民宿。“用民宿掙錢養(yǎng)活書屋,農家書屋就有了造血功能,可以長久地經營下去?!睍葚撠熑它S普磊說。
2017年,在鄭州經商的黃普磊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3層小樓開辦民宿,并準備在民宿內開設書吧。在得知村里農家書屋長期乏人問津的情況后,黃普磊主動提出把書屋搬到民宿里。他說:“農家書屋要吸引讀者,一定要提供舒服的環(huán)境,只有高顏值、吸引人,人家才愿來?!?/p>
記者來到書屋時,七八個孩子正安靜地讀書。六年級小學生吳柳錦住在3公里外的宋堡村,自從一鳴書居開業(yè),她每周都會來兩次,因為這里的藏書多得看不完。上二年級的黃宗瑞來書屋的目的更單純,“家里太熱,這里涼快。”暑假以來,他每天都來書屋寫作業(yè),寫完作業(yè)就去書架上找喜歡的書看。
一鳴書居給每個小讀者準備了寫有自己姓名的水杯,黃普磊說:“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文明習慣,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勤洗手、不大聲喧嘩,一點一滴地養(yǎng)成這些現代文明禮儀,等孩子們長大了,一定不一樣?!?/p>
受到影響的不只是孩子,還有這里的住客。許多住客在留言本上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如“看到孩子們在書屋里讀書,很感動”。一鳴書居規(guī)定,如果住客能為孩子們講一堂課,就免一天的住宿費,但很多住客在講完課后卻拒絕免費,在他們看來,和孩子們在一起讀書,是一種心靈的凈化。
黃普磊認為,現在在城市工作的鄉(xiāng)村能人很多,他們中一些有情懷的成功者希望回報家鄉(xiāng),完全可以把在農村的宅基地利用起來,按照一鳴書居的模式建起農家書屋?!八麄兘ǚ孔樱覀冚敵鲈O計和管理。”黃普磊說,現在一鳴書居模式已經推廣到蘭考、濮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