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朱鐵錚被派駐姚澳村的第514天。朱鐵錚喜歡發(fā)微信朋友圈,幾張照片,或一段簡短的視頻,加上一小段文字,把自己駐村工作和生活如實地記錄下來。跟班采訪期間,記者發(fā)現(xiàn)有三件煩心事“纏”上了朱鐵錚。
修建一條道路, 手續(xù)怎么這樣“煩”
駐村蹲點7天時間里,記者隨同朱鐵錚兩赴霞浦縣城,為的是修一段1.112公里的山路。第一次赴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咨詢修建這段路的招投標程序;第二次赴縣交通局和路橋設計公司,了解這段路的補充立項和圖紙設計。
去年,朱鐵錚爭取到350萬元資金,用于拓寬從山下到姚澳村吳家洋自然村的2.6公里道路,把原來3.5米拓寬到4.5米,目前路基已經(jīng)挖好。而這段1.112公里山路,則連接吳家洋自然村和山上的另一個畬族自然村——石頭坑,由于資金不足,村兩委商定,這1公里多的山路只是在原來路基上鋪設水泥路面。可跑了幾次下來,朱鐵錚發(fā)現(xiàn)手續(xù)遠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
“首先涉及林地占用審批。”朱鐵錚有些納悶,這條路已經(jīng)存在了幾十年,簡單硬化一下需要林地占用審批嗎?“按相關規(guī)定,林地占用審批要劃項目選址紅線,計算所涉及林地面積,制作項目可行性報告,向省級林業(yè)部門報批等?!敝扈F錚不是不想跑這些手續(xù),而是覺得既耗時又費錢。
朱鐵錚請專業(yè)人士測算了一下,從吳家洋到石頭坑的路面硬化需投資40多萬元。按現(xiàn)行規(guī)定,超過20萬元的項目必須公開招投標。而要招投標,就必須提供林業(yè)占地審批手續(xù)、工程設計圖紙等,需要花費4萬多元,加上稅費、招投標費用等支出,總共要10多萬元,意味著真正用于修路的資金少了10來萬元。“工程招投標是規(guī)范化的必然要求,我能理解?!弊屩扈F錚不解的是,在原來的路基上簡單硬化一下,這種村里的“土”瓦匠都能做的活,有必要辦這么多手續(xù)、花這么多冤枉錢嗎?
朱鐵錚心疼,是因為這些修路資金來之不易。朱鐵錚掰著手指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修路的40萬元資金來自三家單位,分別是中央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基金10萬元、鄉(xiāng)扶貧辦10萬元、省級扶貧捆綁資金20萬元。而拓寬山下至吳家洋這段路的350萬元資金,則來自10余家單位?!懊繝幦∫还P資金,我至少要來回跑10多趟,格外珍惜每一份愛心,總希望錢用在刀刃上。”
若非親身經(jīng)歷,是很難體會山上村民對道路的渴望的。記者與朱鐵錚一起上吳家洋時,畬族村民雷灼俤一看到朱鐵錚,就熱情地迎了上來,拉著朱鐵錚的手說:“您為吳家洋做了一件大好事,路修好了,柚子就不愁賣了?!眳羌已蠛褪^坑兩個自然村,漫山遍野種著柚子樹,因為運不出去,去年柚子兩三毛錢一斤也沒人要,村民們苦不堪言。“只要柚子運出去,村民將增加一筆收入,”朱鐵錚說,“這是一條民生之路、民族團結(jié)之路,我沒有理由不把它修好?!?/p>
增補一名支委,想快一點卻快不起來
5月13日上午9點,朱鐵錚到鹽田畬族鄉(xiāng)黨政辦領取了“鄉(xiāng)黨委同意王某辭去姚澳村黨支部委員”的批復。王某因為舉家搬遷到縣城,無法正常履職而主動要求辭職。
回到村里,朱鐵錚召開支委會,討論成立黨總支和醞釀增補支部委員事宜。會上基本確定了增補支委的建議人選和升格黨總支后下屬三個支部的書記及支委建議人選,但朱鐵錚心里仍然沒底。
如果升格為黨總支,下屬三個支部分別為第一支部、外出流動黨員支部和經(jīng)濟合作社支部,第一支部以在村黨員為主。“經(jīng)濟合作社支部和外出流動黨員支部的書記、支委人選勉強還能湊齊,但第一支部支委人選就很難找齊3人。在村黨員平均年齡65歲左右,文化層次低,承擔不了正常的工作。”正因如此,朱鐵錚對是否將村黨支部升格為村黨總支猶豫不決。
原來認為的現(xiàn)有支部增補支委的事情比較簡單,但仔細摸排一圈下來,心里也沒底了。姚澳村53名黨員中,30名黨員長期在外務工。首先在支委候選人的產(chǎn)生上就犯了難。按規(guī)定,支委的增補必須進行差額選舉?!皬墓ぷ鹘嵌瘸霭l(fā),我們希望從在村黨員中選舉,但絕大多數(shù)年輕黨員外出務工,目前的合適人選還不足以進行差額選舉?!?/p>
選舉程序同樣讓朱鐵錚犯了難。按照基層組織選舉相關規(guī)定,增補支委的過程需召開兩次支部黨員大會,一次是討論通過候選人名單,然后報上級黨組織審查、批準;第二次是進行正式選舉。而這兩次黨員大會都要求有選舉權(quán)的黨員到會人數(shù)必須超過應到會人數(shù)的五分之四。目前姚澳村外出務工黨員占56.6%,朱鐵錚原打算運用今年建成的農(nóng)村黨建遠程視頻系統(tǒng)召開支部黨員大會,他咨詢上級組織部門后得到明確回復:支委選舉必須線下進行。何時才能召集兩次參會黨員人數(shù)超過黨員總數(shù)五分之四的黨員會議,朱鐵錚心里沒數(shù)?!爸荒芗南M趪鴳c節(jié)和中秋節(jié)了,這樣一來,增補的支委可能要等到春節(jié)才能選出來了?!?/p>
維修一個公園,要不要投錢好糾結(jié)
姚澳村有一個“地標”建筑,就是村莊北面山坡上的福榕公園,這個公園占地近6000平方米,里面有兩棵300多年的大榕樹。
公園的舊址是個蚊蠅亂飛的垃圾場,2016年9月建成后,成了村民休閑的好去處。但如今公園內(nèi)的草坪上雜草叢生,用防腐木修建的景觀亭、景觀葡萄架已經(jīng)腐爛,景觀亭的一根支柱底部被白蟻蛀空,亭內(nèi)木地板好幾處塌陷,景觀燈幾乎全部報廢。
對此,朱鐵錚的第一反應是該修一修了。不過,在和村書記兼主任王建雄算過賬之后,朱鐵錚放棄了維修的念頭。
“我們大致測算了一下,重建景觀亭和葡萄架,要花10多萬元;景觀燈全部更換耗資近萬元;公園草坪面積4000平方米,修剪一平方米需3.5元,一年正常需要修剪兩次,全年就需2.8萬元。全部費用加起來20萬元左右,而村里一年運轉(zhuǎn)經(jīng)費只有6萬元。”
有人提議,向上級部門爭取資金,被朱鐵錚否定了。“這個公園建成不到3年,已經(jīng)這般模樣了,過兩三年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敝扈F錚認為,作為一個省定貧困村的休閑場所,當初就不該按城市公園標準來設計。
朱鐵錚的做法,讓一些村民不理解,因為大家以為朱鐵錚手里并不缺錢。自2017年12月派駐姚澳村以來,在福州海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朱鐵錚為村里爭取到了不少項目資金,為什么不能挪一點出來修復公園呢?而朱鐵錚卻有著自己的邏輯。他主要從兩個方面考量,一是問題導向,是不是村里迫切需要解決的;二是價值導向,這筆錢花下去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姚澳村的基礎設施欠賬太多,特別是偏遠自然村。我爭取來的資金都是用于改善道路、排洪溝、公廁、飲水工程等基礎設施,雖然看上去效果不顯眼,但村民們的生產(chǎn)生活會方便多了?!敝扈F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