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蔣,我來還書,我家養(yǎng)的雞愛生病,之前養(yǎng)了14只,只活了8只,看了這本書中的防治方法,我心里有底了。”前些天,村里46歲的李阿姨來村委會還書時和我說。
李阿姨是我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丈夫年輕時因意外去世,她獨自撫養(yǎng)兩個孩子,還要照顧92歲高齡的婆婆,生活的重擔壓在她一個人身上。那天,她是來還一個多月前在村農家書屋借閱的《雞病防治問答》。這本書是李阿姨在參加實用技術培訓班結束后到農家書屋找我借的,那期培訓班讓她深受啟發(fā),書里的疾病防治方法也堅定了她養(yǎng)雞的信心。
最近,找我咨詢、借閱《生豬養(yǎng)殖》、《養(yǎng)蜂技術》等科技書籍的村民越來越多,走家串戶也經常見到村民在捧書閱讀。這都得益于村里的農家書屋。農家書屋是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惠民工程,解決了村民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農民可以在家門口借到想看的圖書,既豐富了村民業(yè)余文化生活,更為農村扶貧扶智提供了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