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溪縣琉璃鄉(xiāng)坪塘村,有這樣一位駐村書記,村民們從不把他當外人,親切地稱呼他為“校長”。他就是來自金溪縣實驗中學的梁國清副校長,2019年8月開始,他開始擔任坪塘村委會的第一書記。自駐村幫扶以來,他帶領村干部從小事做起、從基礎做起,用行動和擔當為老百姓排憂解難、扶貧抗疫,彰顯了一位新時代共產黨員“為民請命、為民服務”的赤誠初心與情懷,受到全村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農家書屋來了一群孩子
作為一名教師,來到村里扶貧,離開了幾十年從教的講臺,一時很有失落感。但梁國清書記想,即使是扶貧,也能發(fā)揮自己是教師的優(yōu)勢,利用空余時間輔導村里的孩子讀書。于是,梁國清書記將想法告訴了村書記艾早明,艾書記非常高興。正好村委會里有個農家書屋,里面有一些圖書,孩子們可以在里面做作業(yè)看書。只要找些課桌就行了,便聯系了坪塘小學的校長借了6張課桌。就這樣,村圖書室成了一個小教室,盡管只有六張課桌,但已經很不錯了。從此,這里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每天放學后,在村小和琉璃小學讀書回家的孩子們就會來這里做作業(yè),看圖書。起先只有四個孩子,后來增加到10個,慢慢的越來越多。為了輔導好這些孩子,梁國清書記和駐村隊員許若鵬老師輪流輔導,有時候兩人一起輔導。
為了讓孩子們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梁國清書記還從縣城買來了跳繩、羽毛球、彈珠、跳棋等讓孩子玩。每天晚上,孩子們吃完飯,便都聚到村委會,不停的叫著老師,跳著繩,打著球。每天農家書屋都充滿了快樂的笑聲。有時候,梁書記因為工作忙,外出走訪貧困戶,沒有時間輔導他們,總覺得虧欠孩子什么似的。不管多晚,孩子們還是會等在村委會門口,看到他們回來,就會高興的沖過來抱著梁國清書記和許若鵬老師。
看著這些留守孩子快樂的樣子,梁書記雖然感覺累點,但很充實,在村里,他依然沒有離開教師崗位,每天都有孩子圍著他喊老師,那種感覺很美,很甜。
幫助患重病的貧困戶籌款
徐吉安是梁國清書記幫扶村的一個精準扶貧戶。家中四口,妻子是精神病患者,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兩個兒子都還在讀書,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的家庭,靠政府援助做了一層磚混房,也沒有廚房和衛(wèi)生間。但天有不測風云,徐吉安被檢查胃癌晚期,這讓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為就醫(yī)的醫(yī)院是省腫瘤醫(yī)院,不接受精準扶貧戶一站式結算,要自己先交錢才能動手術,但對于這樣一個家庭哪拿的出那么多錢??!現在只能通過其他方式籌集資金,梁書記想水滴籌就是一種很好的平臺,于是梁書記就幫他辦理水滴瞅資料,當天,徐吉安的水滴籌籌款手續(xù)辦理成功,梁國清書記便將籌款的鏈接發(fā)送了所有的學生群,親友同事群,轉發(fā)到朋友圈。短短一天時間,籌款就達四萬多元。通過水滴籌,緩解了徐吉安的經濟壓力,確保了手術如期進行。
扶貧抗疫中的逆行者
2020年元月以來,全國各地暴發(f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梁國清書記與所有村干部,在各村路口設置防控執(zhí)勤點,堅持晝夜輪流值班;全覆蓋排查并上報1800多名在家村民、外出務工及外地回村人員防控疫情信息表;上門量體溫、入戶發(fā)宣傳材料、給貧困戶發(fā)放口罩,勸阻聚會聚餐;積極幫助村民復工復產……幾十個日日夜夜里,梁書記守護在抗疫一線,沒有退縮半步。
當梁書記了解到貧困戶肖國平的孩子受疫情影響不能上學,他多次上門去了解線上學習情況,幫助他的孩子輔導英語;貧困戶肖國平因為每周要去兩次撫州做血透,那段時間又買不到口罩,他就在網上向學生尋求幫助,一個在杭州做醫(yī)療器械銷售的學生給他寄來40個口罩,他第一時間就送到肖國平手里;貧困戶鄒鵬爺爺種了很多生姜和馬鈴薯,受疫情影響賣不出去,他便每周五騎車運輸到學校食堂去;貧困戶徐森林老人身體不好,受疫情影響,兩個女兒不能來看望陪伴,他便每隔一天就去探望,及時向老人的女兒告知老人身體情況。
在疫情肆虐期間,梁書記的心里總是一直牽掛著貧困戶,想盡一切辦法解決貧困戶家的實際困難,可謂操碎了心,耗盡了力……
在梁國清書記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他對“小康夢、平安夢”不懈的堅持。在脫貧攻堅、抗戰(zhàn)疫情特別的日子里,梁國清以自身的行動,用堅守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特別的溫暖,而他的身影,也成了千千萬萬美麗的“逆行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