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出家門,進校門,踏農門”,是現階段大學生村官人生轉折的“三步曲”。為了讓這些“天之驕子”盡快轉變角色、適應工作,南漳縣著重從生活上關心、關愛每一名大學生村官,引導他們扎根基層、服務農村。
【正文】4月9日,南漳縣委組織部為新一屆的34名大學生村官,每人免費配備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以滿足大學生村官日常工作、生活需要。
同期聲:南漳縣武安鎮(zhèn)大學生村官 楊運森
今天,縣委組織部為我們南漳縣大學生村官舉行了發(fā)放交通工具儀式,我領到一輛嶄新的自行車,我非常高興,以后我的工作跟生活,都會更加便利。
來自武漢市的大學生村官陳芳,2012年到南漳縣清河區(qū)黃連樹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助理,從校門走向農村,生活上不適應、工作上不熟悉,陳芳一度在思想上產生波動,而南漳縣各級黨組織“家庭式”的關懷,使她很快調整了心態(tài),穩(wěn)定了情緒,安心工作。
同期聲: 清河黃連樹村村官 陳芳
作為一個外地人,剛來到南漳,生活和工作都不太習慣,工作上也有些迷茫,經過半年的工作、生活,感受到了組織和領導的關心,特別是領導給我們配備了必要的生活用品,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據了解,2008年以來,南漳縣先后接受安置了63名大學生到村任職,為了使初出校門的村官們“選得出、留得住、用得好”,南漳縣組織部門按照“家庭式”關愛、多元化培養(yǎng)模式,引導大學生村官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里茁壯成長。
截止目前,南漳縣在村任職的大學生村官中,有1人通過公選進入鄉(xiāng)鎮(zhèn)黨委班子,有8人考錄了公務員,有20多人創(chuàng)辦了經濟實體,他們的駐村工作也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