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楊瑞雪
“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币魂圅氂赀^后,春日的湖州乍暖還寒,氣溫驟降10多度,但這絲毫擋不住示范班學員們學習的熱情。
4月9日-13日,由中央組織部與農業(yè)農村部聯合舉辦、浙江省委組織部承辦的全國農村黨支部書記抓黨建促鄉(xiāng)村振興培訓示范班在浙江湖州開班。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中央組織部、農業(yè)農村部定點扶貧縣和對口支援革命老區(qū)的近200名學員參加培訓。
聽講座、訪鄉(xiāng)村、話振興。來自全國各地的“領頭雁”通過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求知若渴地學政策、學思路、學經驗、學本領,希望能把好的經驗和理念帶回去,和鄉(xiāng)親們一起更好地建設家鄉(xiāng)。5天的課程結束了,遼寧省沈陽市潘家堡鎮(zhèn)于家臺村黨支部書記佟亮在朋友圈感言:“來到這里,我們找到了開啟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金鑰匙?!?/p>
鄉(xiāng)村咋振興?
——“領頭雁”是關鍵
安吉的鄉(xiāng)村也曾是“臟亂差”的代名詞,污水橫流、垃圾遍地、露天糞坑比比皆是。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它們卻蝶變?yōu)槌鞘腥讼蛲倪h方。安吉縣不僅成了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發(fā)源地、榮獲“聯合國人居獎”,其好經驗更是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取經”人。
安吉的秘訣是什么?
曾擔任安吉縣農辦副主任,現為安吉縣政協委員、農業(yè)農村組組長的任強軍給學員們揭曉了答案。“安吉最主要的經驗是,讓廣大村黨支部書記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的行家里手,沒有優(yōu)秀的農村帶頭人,就不可能有安吉這一批批的示范村、精品村?!睋榻B,當時在村莊申報創(chuàng)建示范村、精品村伊始,安吉縣首要考察的就是村干部隊伍,看他們是否有公心、責任心、公信力,關鍵就是村黨支部書記。
“美麗鄉(xiāng)村就是美麗黨建。鄉(xiāng)村振興需要上級黨委政府、專家、鄉(xiāng)賢、村民等上下左右多方合力共建,但是村書記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承上啟下、聯結左右的最關鍵節(jié)點?!比螐娷娬f。
在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實地學習考察之后,學員們對任強軍的話有了更真切的理解。魯家村原本是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萬元,村集體負債150萬元的空心村、落后村,村里的大多數人都到外地創(chuàng)業(yè),不愿意回來。
2011年朱仁斌當選為魯家村黨支部書記,帶領魯家村探索出“黨支部+公司+家庭農場”的魯家模式,花300萬元做了村莊規(guī)劃,先后引進18個各不相同的農場,用觀光小火車串聯起來。短短幾年間,村集體經濟收入從2011年的不足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400萬元。
“魯家村雖然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村干部和黨員的支持,有鄉(xiāng)賢的捐款助力,但最關鍵的是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有情懷、想做事、肯吃苦、能做事,上任后短短幾年,魯家村就從一個山區(qū)貧困村發(fā)展成為全國鄉(xiāng)村振興示范村。”任強軍說。
魯家村是湖州市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的一個縮影,一個好的當家人可以救活一個窮村、落后村。同樣的故事還在全國很多村莊上演。提起老家于家臺村,佟亮打小的印象就是“亂”,環(huán)境亂,家家門口“三大堆”;風氣亂,將近20年選不出完整的村“兩委”班子。由于組織建設滯后,村里72名黨員找不到歸屬感。
2016年他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以后,一手抓組織建設,成功搭建起自1998年以來最年輕、最整齊和最具活力的村“兩委”班子,把村里黨員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手抓設施農業(yè)和棚菜發(fā)展,發(fā)展村集體經濟。佟亮介紹:“3年前村里的債務是350萬元,現在賬面上還有70萬元,多年來賬面上頭一次沒有紅字了?!?/p>
大海航行靠舵手,鄉(xiāng)村振興靠組織。組織振興不僅能帶來產業(yè)的發(fā)展,還能意外地把年輕人吸引回來。山東省壽光市東斟灌村在村“兩委”的帶領下,1999年開始推廣五彩椒種植,并且根據群眾生產中遇到的難題,領辦斟都果菜專業(yè)、土地股份、資金互助3個合作社?!按謇锂a業(yè)發(fā)展的好,很多孩子在外面學習就業(yè)的,后來再回來種大棚,‘棚二代’占了40%以上,同時還有大概20余名大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睎|斟灌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驕傲地說。
痛點在哪里?
——人才緊缺老齡化
組織振興是鄉(xiāng)村振興的“牛鼻子”,在抓黨建促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村黨支部書記們都會遇到哪些難題?4月9日晚上,室外大風呼嘯,室內學員們就這個話題討論正酣,多數學員都不約而同地提到——農村老齡化問題嚴重,組織建設人才緊缺。
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大河鎮(zhèn)兩河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向小平列舉的這組數據很有代表性,“村里358戶、1248人,支部黨員25名,60歲以上的11名,45-60歲10名,45以下4名”。由于黨員年齡偏大,文化知識水平普遍不高,難免存在黨員先鋒模范和戰(zhàn)斗力不強的問題,也很難吸引年輕能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同樣在大山深處的廣東省清遠英德市連樟村也面臨相似的境況。連樟村山多地少,是廣東省定貧困村,村民主要種植麻竹筍。在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陸飛紅手機里,有一個由村里年輕人組建的微信群,大部分都是大學生,他一心盼著他們回來,卻也深知,讓他們放棄外面一兩萬元的工資收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讓年輕人返鄉(xiāng)得有引力,希望政府能對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年輕人多一些政策傾斜,比如貼息貸款之類的優(yōu)惠政策,多給他們一些保障?!标戯w紅說。
除了人才緊缺,也存在部分村級黨組織引領發(fā)展能力不強的問題?!吧贁荡妩h支部書記年齡老化,在65歲以上,在群眾中比較有威信,但理解政策能力較差;沒怎么出去過,見識有限;對電商等新事物接受能力也較差,帶領村民開拓發(fā)展的思路不夠開闊。”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劉勇說。
“因為村干部的補貼較低,導致有文化、有能力和年輕人不想當村干部,在我們縣好多村干部面對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主動辭職。鄉(xiāng)村要發(fā)展和振興,關鍵還要靠村干部的帶頭作用,建議提高村干部待遇?!?/p>
“現在執(zhí)行村((社區(qū))干部坐班制及部分干部脫產制,村(社區(qū))干部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導致很多產業(yè)大戶及村里的能人不愿當選村支‘兩委’干部?!?/p>
“集體經濟薄弱使得農村基層黨組織缺乏有力抓手,不能給黨員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就難以從根本上凝聚黨群關系,村干部難以在村里樹立威信,村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難免受到影響。建議健全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和基本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
人才振興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討論起關系村莊發(fā)展的組織痛點,學員們一個個地都打開了話匣子,不少學員針對這些問題,還向大家推薦了他們當地的好做法。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埠子鎮(zhèn)蠶桑村黨支部書記周炳均推薦了當地“返鄉(xiāng)興村新村干”的項目。據了解,針對“考上一火車,回來一卡車”,青年人才匱乏的現象,宿遷自2017年6月起實施“返鄉(xiāng)興村千人計劃”,選聘一批有經驗、帶項目、能干事的本鄉(xiāng)本村大學生回鄉(xiāng)擔任“返鄉(xiāng)興村新村干”,他們既有含金量,又有含情量,形成了一支鄉(xiāng)村振興的生力軍。
未來怎么干?
——堅守初心共致富
“水過不去,拿命來鋪,這是一個老黨員為人民許下的誓言。大發(fā)渠,云中穿,大伙吃上了白米飯。三十六年,為夢想跋涉,僵直了手指,滄桑了面孔,但初心不變。”10日晚上,看完電影《黃大發(fā)》,學員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大家更深刻地認識到,黃大發(fā)不愧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的模范!
青山不負英雄志,時光未必付紅塵。在“兩山”理論的起源地安吉縣天荒坪鎮(zhèn)余村,學員們感受到另一種堅守的力量。
2004年,余村壯士斷腕般地關停石灰礦和水泥廠,村集體經濟從每年300萬元變成不到20萬元。在發(fā)展的十字路口,余村在十多年里也曾走得迷茫又艱難。
但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fā)展理念,“我們村‘兩委’班子一直相對穩(wěn)定,一任接著一任干,帶領村民變靠山吃山為養(yǎng)山富山,最終成功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非凡轉變”,余村村黨支部書記潘文革說。
“嗚——”悠揚的汽笛聲每天都在魯家村回響。起初,朱仁斌擔心汽笛聲會擾民,沒想到這反而成了村民最期盼的聲音?!盎疖囈豁?,黃金萬兩。”游客來了,農民作為“股東”的收入也就有了,對村莊的發(fā)展當然分外支持!
“當時農民不敢輕易流轉土地,投資方也不愿意直接同農民簽合同,于是村委會在中間分別同雙方簽訂合同,解決雙方互相不信任的問題?!敝烊时蠼榻B,2014年村里實行農村集體股份合作制,村里做好資產評估后將股權量化,當時村民的股權證一股只值375元錢,現在翻到一股值2萬元左右。
“帶頭人一心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沒有脫離群眾。我要把這種精神帶回去,虧我們不能讓群眾虧。”陸飛紅在魯家村學習后很興奮,“這次取到真經了!”
陸飛紅的感慨,也正是任強軍的想法,“農民的事情農民辦,只有農民上心,才能難事不難、好事辦好?!卑布利愢l(xiāng)村能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他認為就是“一切以村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堅持以村為主體,政府主導,共建共享?!?/p>
“村黨組織要與農民有根本的利益鏈接,這樣農民才愿意跟你走?!敝醒虢M織部組織二局有關同志在輔導交流時談到,必須把村集體經濟發(fā)展壯大起來,增強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緊緊扭住村黨組織連接農民利益的這個根本手段和鏈條,增強村黨組織凝聚力、提升服務力。
湖州將當地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十法”案例印制成書,即改革活權法、發(fā)展物業(yè)法、土地開發(fā)法、項目引入法、盤活資源法、美麗撬動法、資產租賃法、服務生財法、村企合作法、鄉(xiāng)賢反哺法,并在書中詳細介紹了69個村莊的具體做法,學員們一收到書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
學習有歸期,踐行無窮期。培訓的最后,學員群里出現這樣一首打油詩,寫到了學員們的心里,引得大家紛紛點贊,“無論內陸與海邊,支書重任扛在肩,待到鄉(xiāng)村振興后,為黨辛苦為民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