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涼山州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節(jié)列俄阿木家中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火塘邊,共謀精準脫貧之策。
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火普村村貌。
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放?;貋?strong>。
“向總書記報告”系列報道①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新年賀詞中說:“我始終惦記著困難群眾。在四川涼山三河村,我看望了彝族村民吉好也求、節(jié)列俄阿木兩家人……”總書記對彝族鄉(xiāng)親的牽掛,在寒冷的冬日,猶如一股暖流涌上每個人的心頭。
深情的關懷,不因為時光流逝而被淡忘。2018年2月11日,總書記深入大涼山腹地昭覺縣三岔河鄉(xiāng)三河村、解放鄉(xiāng)火普村看望貧困群眾場景,永遠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吧疃蓉毨У貐^(qū),脫貧攻堅戰(zhàn)無論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笨倳涚H鏘有力的話語,已化作彝族干部群眾“刨窮根”的強大精神力量!
新年前夕,記者來到昭覺縣采訪,見到了總書記惦念的彝族困難群眾,也見證了當地干群脫貧路上的現實模樣。
彝族鄉(xiāng)親有說不完的感動
從昭覺縣城到三河村約40公里。2018年12月21日,記者來到吉好也求的家。主人去山上照看牲畜,半個小時之后回到家中,邊開門邊說,“現在不像以前了,忙起來了。過去這段時間常常在門口曬太陽?!?/p>
2018年2月11日,吉好也求的家迎來了習近平總書記,時隔近一年,吉好也求依然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當時我不僅給總書記算了家庭收入賬,還匯報了全家即將要搬入集中居住點,而且只要出1萬塊?!奔靡睬蟮呐畠杭糜泄谝慌耘d奮地說:“當時,習爺爺問我要不要唱一首歌,我用漢語唱起了《國旗國旗真美麗》,習爺爺夸我發(fā)音準?!彪y抑興奮之情的吉好也求,給記者盤點了2018年的收入賬,全家總收入64280元,人均8754元。
三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張凌回憶說,總書記離開吉好也求家后,沿著一側是山崖的長長石板路,來到貧困戶節(jié)列俄阿木家,同村民代表、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圍坐在火塘邊,一起分析貧困發(fā)生的原因,謀劃精準脫貧之策。如今,節(jié)列俄阿木家的條件明顯改善了,女兒在村幼教點任輔導員,兒子在綿陽市第二中學讀書,2018年全家人均收入13000多元,今年春節(jié)前還將搬入新居。
解放鄉(xiāng)火普村海拔2900米。村民吉地爾子在新房子里向記者講述著溫暖的故事。“總書記來到我家時,同我邊走邊談,談節(jié)能爐,談被子厚薄,談屋后山體會不會滑坡,談蘿卜好不好賣……”吉地爾子的心中有著說不完的感動,“當總書記看到我家院子里的機動三輪車時,囑咐我,車子買了,路也修好了,可以把這里特有的優(yōu)質農產品運到外面去賣,持續(xù)增加收入。如今,我們村的農產品已經進了大城市、大超市啦!”
吉地爾子告訴記者,總書記臨別時披上群眾送上的彝族傳統服飾査爾瓦,彝族群眾在山坡上唱起了彝族民歌《留客歌》。這一刻,涼山沸騰了。記者看到,如今當地很多路邊的墻體上,仍留有“習總書記卡沙沙(意為特別感謝)”“共產黨卡沙沙”等字樣。
奮力趕走富民路上“攔路虎”
吉好也求、節(jié)列俄阿木、吉地爾子等家庭發(fā)生的改變,只是涼山地區(qū)眾多彝族群眾奔富路的一個縮影。
昭覺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澤郎說,全縣貧困村從2013年底的191個減少到93個,貧困人口從95276人減少到49375人?!笆O碌呢毨舳酁樨氈兄?,帶他們脫貧是難啃的硬骨頭,必須拿出山鷹般的血性推動產業(yè)發(fā)展?!?/p>
發(fā)展產業(yè)的路上,躺著一個個“攔路虎”:缺信心、缺項目、缺資金、缺技術、缺銷路……為了讓群眾的口袋盡快鼓起來,各級扶貧干部攻堅克難,將這些“攔路虎”一個個地趕走。
“走山路穿皮鞋不行。我當第一書記這3年,因為要經常下村串戶了解情況,光運動鞋就穿壞了十幾雙?!?三河村第一書記張凌說。
為了動員村民吉好也求養(yǎng)殖西門塔爾牛,張凌帶著彝語翻譯,一次次上門,才打消了吉好也求的顧慮。先是幫他家辦理了買牛的無息貸款,又請技術人員手把手教他養(yǎng)殖技術?!耙辉路萏炖?,村干部領著大家燒溫水喂牛。”吉好也求說,“村干部還經常巡查村里的草場,防止沒經驗的農戶把牛放進去不管,吃撐了?!?/p>
因為之前,貧困村民說吃聰聰家就發(fā)生過牛因吃草過多撐死的事故。那段時間,說吃聰聰情緒低落,心灰意冷。為了幫助他重燃信心,駐村工作隊想方設法為他爭取到2萬元小額貸款,新購了2頭?!,F在,一頭已產仔,另一頭賣了8000多元。“西門塔爾牛的價格是一般牛的2倍呢!”走出貧困線的說吃聰聰臉上洋溢著喜悅。
三河村村主任爾古日打告訴記者,2018年初,全村貧困人口789人,貧困發(fā)生率超46%,355戶人家散落在幾個山坡上,房子用黃土壘成,道路蜿蜒狹窄,地里只能種土豆、苦蕎?,F在不一樣了,富裕之路看得見摸得著,鄉(xiāng)親們脫貧積極性很高,家家戶戶借款或貸款買了牛和母豬,種上了花椒,馬鈴薯也換成了高產新品種。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20元,比上年高出近400元,即將達到3600元的脫貧線,“2019年整村脫貧,我們很有信心?!?/p>
火普村3年前還是典型的高山貧困村,大多數貧困戶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苦蕎度日?,F在,依靠牛羊養(yǎng)殖和大棚蔬果種植,全村78戶貧困戶、241人,人均純收入達到9800元,全部脫貧了。
火普村駐村第一書記馬天站在村子的高處,手指指向遠方。他說,海拔2900米高寒氣候,絕大多數經濟林木都長不好。為了解決種什么的問題,他踏遍火普村的高山幽谷,終于發(fā)現適宜在當地種植的野生草莓和羊肚菌?!斑@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啟發(fā),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種草莓和羊肚菌的日子?!?/p>
記者發(fā)現,草莓季過后,火普村21.4畝的鋼架大棚里全部種上了羊肚菌,售價240元1公斤,每畝收入2萬元左右。為做大做強優(yōu)勢產業(yè),村里成立了生態(tài)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將現有資產作價3000股,78戶貧困戶每戶20股,94戶非貧困戶每戶10股,剩余500股歸村集體。因為建大棚占用了貧困戶安子日木家的土地,他家可以拿到3000元的管理費,加上入股分紅,收入比以前種土豆、苦蕎要多好幾倍。有的村民領到分紅款后,還直接入股增加本金。
2019年,火普村大棚種植面積將擴大到300多畝,馬天等村干部已開始為銷路奔波了。去年收獲季節(jié),村干部們就全體出動,尋找客戶到田頭到村口直接收購,并通過以購代捐等方式緩解賣難矛盾。去年,火普村的羊肚菌走出了大山,賣到了深圳等大城市。
“火塘邊”釋放無限能量
2018年12月11日,三河村黨組織“月會”的主題是研究佛山援助的600萬元扶貧資金如何使用。經過討論,這筆錢主要用于支持中華蜂養(yǎng)殖、云木香種植和烏金豬養(yǎng)殖,分別投入230萬元、220萬元、150萬元,并明確了項目帶頭人、養(yǎng)殖戶、公司和村集體的收益分配比例,隨后各村民小組相繼召開村民會議落實。
三河村一組組長洛古成呷說,彝族群眾把村民會議叫“嘎則西”,說的是村民會議開在火塘邊,道理講得明明白白。“月會”之后僅10天時間,日子組33戶貧困戶中,就有18戶領回了烏金豬。云木香種植需要流轉的1000畝地,一個星期成功流轉。
“月會是基層黨建好平臺,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關鍵抓手?!闭延X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馬澤郎說,鄉(xiāng)村黨建月會制度始于2017年7月。
“月會的好處是,收集民情、解決問題,暢通干群交流。村黨支部滿意度如果連續(xù)兩年下降,村書記將要被免職?!?/p>
火普村第一書記馬天對此感受很深,“不靠黨建引領,很多事就干不下去?!彼麆偵先螘r,當地群眾有不洗澡、不洗衣、不洗臉的習慣,人情負擔也很重,貧困戶娶老婆也要10多萬彩禮,辦喪事要殺幾十頭牛。
“改變觀念,我們從黨員村干部抓起,讓他們一個個按手印帶頭做。村干部帶動黨員、黨員帶動群眾,隨后再教他們用洗衣機、熱水器,過上現代生活。” 馬天說。
貧困戶拉馬有惹辦喪事原本準備殺15頭牛,但新的村規(guī)約定只能殺4頭。村干部、黨員先是上門勸說,從早晨8點一直談到夜里12點,最后以黨員干部、黨員干部親屬、黨員干部朋友集體不參加喪禮為由,倒逼拉馬有惹接受新風尚。
脫貧攻堅,離不開文明鄉(xiāng)風支撐??倳泚碚延X時,一位彝族村民告訴總書記,以前生病以為是有鬼附身,后來聽說鬼就是病菌??倳泴λf,愚昧、落后、貧窮就是“鬼”,有文化、講衛(wèi)生,過上好日子,“鬼”就自然被驅走了。
為了把“鬼”趕走,昭覺縣辦起了農民夜校。哪家種養(yǎng)業(yè)搞得好,哪家干凈衛(wèi)生,都成為典型案例。在三河村即將交付的集中居住點,記者看到,沿山坡建起了畜圈,村民吉木爾夫高興地說:“住上新房,就不怕漏雨了。牛也有了專門的圈,不用再過那種人畜混居的日子了?!?/p>
幾公里之外,是駐村工作隊設在三岔河鄉(xiāng)政府的駐地。鄉(xiāng)政府是兩排矮矮的舊瓦房,比起整體搬遷的集中居住點,以及附近的學校和醫(yī)院,顯得有點“寒酸”。張凌說,“全鄉(xiāng)最好的房子是學校,因為孩子和知識才是貧困地區(qū)的未來和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