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大學生村官設計的村徽悄然出現(xiàn)在仙游縣楓亭鎮(zhèn)滄溪村村部的各間辦公室科室牌上。人們對這個充滿村情特色且設計新穎的村徽無不拍手叫好。村黨支部書記林開捷自豪地介紹,“這個‘村徽’就是我們回族村的象征,是我們村里的‘名片’!”
黃敏,是滄溪村2012屆大學生村官。作為仙游縣唯一的少數(shù)民族村,他感到當這個村官意義非凡。為自己任職的村設計一枚村徽,便一直落在了黃敏的心上。在村主任郭斌的支持下,經過一年多的考察、論證、原稿設計、征求意見、反復修改,終于一枚具有滄溪回族村特色的楓亭鎮(zhèn)甚至是全縣第一枚村徽應運而生:由中國字“回”演變而來的村徽,說明了滄溪村是一個回族村?!盎亍弊众呄蛴趫A,象征著滄溪村是一個整體,也象征著回族和漢族是一個整體。圖案外圈上書醒目的中文村名,文字下面配村名的英文翻譯,紅底象征著紅火、興旺、發(fā)達。
內圈由一幅塔、山、屋、溪組成的山水畫,說明了滄溪村是一座宜居環(huán)保的村落。高低兩座青山代表毗鄰滄溪的塔斗山、麒麟山,塔斗山上的天中萬壽塔隱約可見,大小兩條溪流代表著流經滄溪村的楓慈溪、滄溪。又飾以蔡襄詩詞、建村時間。
據(jù)悉,滄溪村是仙游縣唯一的回族行政村。境內有楓慈溪和滄溪,因而得名“雙溪村”。又因瀕臨滄海,溪海交匯。有詩曰:“滄海雙流會,乾坤一塔峨,楊帆游天下,坐帳譜潮歌”。蔡襄贊之曰:“此乃滄溪也”,故得名“滄溪村”?!按寤铡钡倪\用,表達了滄溪村的美好愿望,是村級工作理念的圖案化表現(xiàn)形式,有利于增強村級黨組織凝聚力,激發(fā)村民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黃敏向筆者透露,以后村里對外宣傳,都將統(tǒng)一印上“村徽”,擴大“村徽”的使用面,增強“回村”的集體榮譽感。
村徽設計釋義:
滄溪回族村的村徽是由中國字“回”演變而來。
內部由一幅塔、山、屋、溪組成的山水畫構成,說明了滄溪村是一座宜居環(huán)保的村落。圖片中高低兩座青山分別代表毗鄰滄溪村的塔斗山、麒麟山,塔斗山上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中萬壽塔隱約可見,兩條藍色溪流分別代表著流經滄溪村的楓慈溪、滄溪。內圈底部的蔡襄贊美詞是對這幅山水畫的最好詮釋。
1992標識代表著滄溪村建村于1992年。
以圓圈做外圍,象征著滄溪村是一個整體,也象征著回族和漢族是一個整體。圓圈內由滄溪村的全稱村名和英文翻譯組合而成。圖案主體色彩為紅色,象征著滄溪是一個新興的力量,充滿著年輕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