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他們被守護安然無恙
2020年疫情,他們披戰(zhàn)衣守護萬家
他們是普通人,生活中常被忽視,媒體上難唱主角
然而疫情面前
他們牢記扎根基層的初心和使命
用實際行動
匯聚成強大的抗“疫”力量
成為最美“逆行”者中一道別樣的風景
來時一身書卷氣,此刻兩腳泥土香。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玉州區(qū)大學生村官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勇?lián)?、不畏難、沖前線,當好“戰(zhàn)斗員”“宣傳員”“守門員”,成為當?shù)罔T牢防疫之“盾”的青春力量,用實際行動在防疫一線書寫無悔的青春“答卷”。
疫情防控道路上的“戰(zhàn)斗員”
藍口罩,黑色筆,登記本,這是仁東鎮(zhèn)木根村大學生村官莫燕萍在疫情防控“戰(zhàn)場”上的“武器”。“大爺,您好,我們傾幾句”,作為一名網(wǎng)格員,她的主要任務就是和鎮(zhèn)、村干部一起進村入戶開展地毯式摸排工作,逐戶登記信息,重點排查返鄉(xiāng)人員情況,將返鄉(xiāng)時間、返鄉(xiāng)時基本情況及活動軌跡、體溫監(jiān)測登記清楚,做到“一人一冊”。如,有一次,她收到公安部門反饋“一名從越南回來的重點人員返回村”的信息,第一時間與包片干部一起到這位重點人員家里,仔細了解其情況,并建檔立卡,告知家屬配合做好防控工作。此外,莫燕萍還通過微信、電話和返鄉(xiāng)村民溝通聯(lián)系,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叮囑自我隔離和自我防護注意事項,早晚詢問是否出現(xiàn)不適癥狀,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疏導他們的緊張心理。
疫情防控道路上的“宣傳員”
“勤洗手、常通風,有事外出戴口罩”,這是仁東鎮(zhèn)沼心村大學生村官梁漢梅對村民說得最多的話。針對大部分村民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認識不到位,個人及家庭防護意識嚴重不足的情況,梁漢梅深入村屯和農(nóng)戶家中,通過“一封信”、發(fā)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相關政策,做好釋疑解惑、安撫群眾等工作,強化群眾防疫認知,提醒廣大群眾正確加強防護措施,克服僥幸心理,科學有序應對疫情,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同時,她還變身網(wǎng)絡“宣傳員”,利用微信、QQ等新媒體向村民進行宣傳,讓村民理解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全民參與、全村動員,為村民普及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普知識,不斷增強群眾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
疫情防控道路上的“守門員”
敲開每扇車窗,詢問每個人“你從哪里來”“請出示下身份證”“麻煩登記下”,這樣簡單的話,城北街道西岸村大學生村官陳福山一天要重復多次。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他接到通知后,迅速返回村里,積極參加村黨員先鋒隊、志愿者服務隊,佩戴黨徽、紅袖章,和村干部們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在村主要路口疫情防控監(jiān)測點對過往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對外來車輛進行登記和勸返,守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
這些,只是玉州大學生村官奮戰(zhàn)“疫”線的縮影。疫情發(fā)生以來,玉州區(qū)18名大學生村官戴上口罩、提起手提袋,奔走在鄉(xiāng)村中,是堅守崗位、保障歲月靜好的“守衛(wèi)者”,也是放棄休假、構(gòu)筑安全防線的“保障者”。他們站在疫情防控一線,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相信:待到春暖花開,玉州這片熱土,定有如一抹葉綠,蔥籠、笑意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