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俗稱五味。五味的作用大矣。烹飪自不必說,一道佳肴做到極致,叫五味俱全,只聽評價大約都會流下口水。除烹飪外,五味同樣無處不在,心情不好有五味雜陳,心情好了喝些白族的茶,便能曉得何為頭苦、二甜、三回味,就連幾千年前的老子也說過“五味令人口爽”,并主張“味無味”。看來,五味有的一品。
如果把五味與基層黨員干部聯(lián)系在一起,品一品基層的“五味”,應該也是可以的,畢竟酸甜苦辣咸,是基層工作中都能找尋到的滋味。
甜是美味,蘇菜便是以甜見長。甜亦是幸福,張兆和給沈從文發(fā)電報,“鄉(xiāng)下人,喝杯甜酒吧”,就算按蘇州習俗同意了甜美婚事。甜,是信仰。陳望道在全神貫注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時,竟蘸著墨汁吃粽子,還說味道很甜,因此被贊為信仰的味道。作為基層黨員干部,首應品味的甜的味道,正是信仰。心中有了信念,前行才有方向。
鹽是咸的,汗水也是咸的?!皻w來吃得飯一盂,擔到田頭汗似珠”,基層是揮汗如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天地,在汗水的味道里,定會蘊藏著頑強拼搏的冽香。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應充分認識到汗水的味道就是拼搏的見證,要敢于拼搏,勇于拼搏,樂于拼搏。
基層黨員干部自身要有辣味,既講原則、講規(guī)矩,也要有闖勁、有沖勁,同時也應處理好“辣味”十足的急難險重任務。
基層是艱苦的,應正確認識基層的苦??嗍浅删褪聵I(yè)的基石,孟子有過“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論斷,高爾基說,“歷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創(chuàng)造的”,魯迅講過“歷大苦惱”的重要性。其實,苦并不可怕,蘇軾早已有過對于苦的認識——《論苦與樂》,對苦的躊躇畏懼,只是在事情還未到來之時內(nèi)心的感受罷了,若親身踐行后,最開始的害怕會蕩然無存?;鶎庸ぷ饔龅降目啵蛟S就像“胎瓜效應”所講,第一個結的瓜是苦的,之后都是甜的,也如品茶時的“回甘”,隨著時間的推移,苦味會慢慢轉為甘甜。
“栗蓬吞得有何難,更教吐出又心酸?!被鶎庸ぷ饔龅揭恍┪砷L進步遇到一些挫折,是在所難免的,關鍵在于擺正心態(tài),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韌勁,萬不能有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思想。
毛澤東在《實踐論》里說過,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罢l解其中味”,基層黨員干部應在工作中多解一解酸甜苦辣咸之味才好。 ?。ㄗ髡邌挝唬航K省徐州市銅山區(qū)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