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無論處于什么樣的人生起點,都要依靠辛勤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讓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成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自5月8日起,一個多月來,圍繞“青春、理想、價值、人生”主題,無數(shù)讀者、網友和我們一起,思考人生、激蕩青春、分享感悟、綻放理想。
而一個多月來,從五四青年節(jié)習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滿懷深情的青春寄語,到剛剛落幕的共青團十七大會議上擲地有聲的青春宣言,中央領導的寄予厚望,青年一代的強烈責任,為今天的青年該以怎樣的姿態(tài)綻放青春、以怎樣的精神實現(xiàn)夢想、以怎樣的作為擔當歷史使命,指出了答案: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才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
誰都有青春,誰不曾青春?青春既是過去時,也是現(xiàn)在時,更是將來時。這,大概是“我的青春我的夢”主題征文活動能吸引不同年齡段、不同領域的讀者、以各種方式踴躍參與的關鍵所在。他們中,有正在象牙塔里求學的大學生,有剛剛踏入社會的職場新鮮人,有開始把青春作回憶的50后、60后、70后一代。幾百篇投稿,千萬條跟帖,視角各有不同,立場或有差異,觀點不乏交鋒,但卻無不充滿真誠,也匯成共識:無論任何時代,都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用奮斗去放飛青春夢想。就像赴西藏工作的宋志強在來稿中豪邁地寫道:青春的價值,唯有在奮斗征程的洗禮中才能彰顯。
奮斗不易。在價值多元、觀念多樣的今天,青年一代所面臨的外在誘惑、成長困惑、生活壓力,遠比他們的前輩更為復雜。社會轉型、矛盾凸顯、不公現(xiàn)象的存在,也使青年人的奮斗歷程多了許多艱辛。不過,困難不可怕,關鍵是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這一點,在大量征文與留言中表達得淋漓盡致。盡管糾結于“理想很豐富現(xiàn)實很骨感”,但積極向上、奮斗前行的態(tài)度,始終是主流觀點。今年結婚的80后梁夢溪就如此樂觀地寫道:要面對買房、婚宴、存錢等硬性支出,但仍然會積極樂觀地迎接生活的各種挑戰(zhàn)。正在為找工作忙碌的鐘雅禎也莊嚴宣告:我們的青春不應該是父母人生的續(xù)篇,不應該是同學人生的外傳,更不應該是為回應學?;蛏鐣诖傻慕┯材0?!在基層工作的徐培慶更發(fā)出倡議:不要去羨慕別人。只有把你今天的事做好,才會有美好的明天。
青年無疑是時代最靈敏的晴雨表。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獻身祖國的一腔熱血,到上世紀80年代改革浪潮中的潘曉之問,從90年代以來日益多元多樣的人生選擇,到現(xiàn)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時代對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拷問,每一代人都會留下屬于自己的青春答卷。欣慰的是,大量來稿字里行間里都書寫著責任、擔當、不棄、不離。就像許多讀者所表達的:不能靠別人澤惠自己,夢想只能用勤勞的雙手去實現(xiàn);不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社會進步源自每個人的努力。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了最初為什么而出發(fā)。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也是用來出發(fā)的。在新疆工作了40年的劉樂明讀者回望自己在艱苦歲月里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改造了大自然也改造了自己”的青春歲月后,這樣寫道:“我們沒有虛度年華也沒有碌碌無為,我們?yōu)樽鎳纳鐣髁x建設事業(yè)獻出了自己的青春年華?!钡拇_,任何一段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都是經過了激情奮斗、進行了頑強拼搏、為人民作出了奉獻才留下的。
征文討論即將告一段落。感謝廣大讀者的熱情參與,讓我們在對青春的共同思考中整理行囊,展開新的征程。這征程,即如放棄數(shù)十萬年薪、投身基層的80后陳棟讀者所說的,“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這是一個最適合年輕人放飛夢想的年代。只有當廣大青年的夢想放飛,并朝著夢想的目標執(zhí)著前行時,中國夢才會放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會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yōu)楝F(xiàn)實。”
是的,青春的力量,承載一個民族的未來。今天的青年,有夢想、有機會,但也有考驗、有挑戰(zhàn)。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無論處于什么樣的人生起點,都要依靠辛勤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讓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成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