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舉行的四川省大學生村干部工作會議上。四川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周國慶在會上表示,針對大學生村官人員流失問題,要逐步提高從大學生村官中考錄公務員、招聘事業(yè)單位人員招考比例,定向考錄公務員比例要達到當年錄用計劃的15%,定向考錄鄉(xiāng)鎮(zhèn)公務員比例要達到30%,確保大學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1月18日《四川日報》)
大學生村官這群服務在基層的“時代驕子”,吸引著群眾的目光,更吸引著公眾的眼球。四川省定向招考公務員比例達到達30%,無疑是一種探索與進步。鮮明的用人導向,給村官們注入奮進的力量。當然,想讓村官在解決難題、維護和諧中增長才干,成為社會最堅強的“脊梁”,光靠一劑“定向招考”顯然有些力不從心。而要打開村官“能量庫”的“金鑰匙”,唯有練好“組合拳”才是破解之道。
第一招強管理、重考核,讓村官下得去。村官下村任職,為的就是積累最基層的經(jīng)驗,同時也為基層組織帶去最新鮮的血液。然而,很多基層政府,卻將村官截留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形成編制外的“雜工”,每天忙碌著文件、印務等雜務,磨滅了村官的斗志,看不到前進的方向。只有加強對鄉(xiāng)鎮(zhèn)政府的監(jiān)管,將村官下村情況納入其目標考核,對“截留”的問題嚴管重罰才是打通“村官下村”之路的“消栓靈”。
第二招選好老師、出好點子,讓村官呆得住。先要讓村官有事做。為村官選好導師是關鍵。村官下村后選好“優(yōu)秀的老師”幫扶帶,是村官前進路上的“助推器”,只要有好的老師引領,讓村官知道干什麼,怎麼干,才能激發(fā)村官的斗志和干勁。
第三招掌握政策,勤學會干,讓村官干得好。好的政策是關鍵,不斷的學習是幫手,身為村官,最需要掌握的是就是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才能當好村民的“貼心人”,而要想當好“主心骨”,唯有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領導學、同事學、向群眾學習,才能練就為民服務的真本領、硬功夫,才能在農(nóng)村廣闊的天地里,大有作為。
第四招定向招考,破格提拔,讓村官流得動。定向招考是“前進的燈”,而破格提拔更是“強心針”。常話說“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抓得住耗子就是好貓”,選拔干部本就是為了舉賢選能,而村官基層“后備干部”,只要“干得好,有實效,得民心”,破格提拔委以重任,不失為改進用人制度的一次有益探索。讓村官有奔頭,有干頭,讓群眾得實惠。
我們也相信,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措施的不斷改進,村官這群活躍農(nóng)村基層的時代“精靈”,必將迎來更大的“機遇”,譜寫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