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一畢業(yè),我就辦了兩件大事:一是嫁人,從此我的家成了娘家。另一件事是,考上了大學生村官。從此,鄉(xiāng)村成了我的“第二娘家”。
來到湖北十堰這座陌生的山城,選擇了村官這個艱苦而又神圣的工作,對于“遠嫁”他鄉(xiāng)的我來說,內心難免有些許害怕和孤獨。但讓我意外的是,我竟很快在這個地方,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記得初到村時,第一次下村入戶是在冬天。村書記領著我,挨家挨戶向村民宣傳用火用電安全常識,比如,“電熱毯插口記得要拔,否則容易失火”,還有“煤氣爐燒著東西千萬不能忘記,××村就有過發(fā)生火災的教訓”等等。村里的老奶奶們見到我這個外人,都慈祥地對著我笑,還一定要搬個小凳兒讓我坐下來,說“邊烤火取暖邊講防火常識,更容易記得?。 蔽抑?,她們是心疼我,怕我凍著了。還有,村里的老爺爺們,在我被他們養(yǎng)的土狗嚇得要跑時,總是及時趕到,保護并安慰我:“孩子別怕,它們不會傷害你的。”
我是一個情感細膩的人,那一個個小瞬間,讓我覺得特幸福。他們看我的那種眼神,就像是面對好久不見的孫女,讓我感受到“娘家人”般的溫暖。上班路上,每一個熱情打招呼的村民,都讓我感覺如此親切。我把他們的笑臉、佝僂的背影都記在了腦海里。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轉眼在基層工作快一年了,這一年里,我和村里的阿姨、奶奶們一起和面角逐村里的蒸花饃比賽冠軍,過節(jié)時一起打腰鼓歡慶;我還和伯伯、爺爺們一起上山采摘辣椒,一起種下代表希望的小樹苗;我向村干部們學習基層管理經驗,把黨建工作做得更好。在沉靜的夜晚,我曾多次奮筆疾書,寫下一篇又一篇村官工作、生活感悟……這一年,我看到了基層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聽見了基層最樸實的聲音,我從一個迷茫的城市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基層工作者。
我至今還記得剛來的時候,村書記對我說:“遠嫁的姑娘都不容易!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受到什么委屈,都可以和我們說。陳羅村就是你的第二個娘家?!蹦且豢?,我熱淚盈眶。我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也慶幸自己遇到這么好的村里人。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無以回報,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工作,來回饋“娘家人”的關愛和信任。
愿在基層的我們,眼里住著太陽,笑里全是坦蕩。
(作者為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東城開發(fā)區(qū)陳羅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