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搖地動,廢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生死較量,危難中鑄就堅強的意志。巧家“5·18”地震以來的日日夜夜,面對房屋受損、人員傷亡、道路阻斷等情況,小河鎮(zhèn)村干部視災情如命令,視時間如生命,臨危不懼,沖鋒在前,團結帶領群眾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災和災后恢復中,在關鍵時刻成為抗震救災的先鋒隊,成為災區(qū)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
張情光:帶頭發(fā)揮黨員先鋒力量
地震發(fā)生時,剛從鎮(zhèn)上開完會的普谷村代理主任張情光正準備回家一趟,突然,地面開始晃動,他撒腿就跑,不是逃生,而是跑向自己的村子。他立馬開車趕往普谷村,顧不上給家人打個電話,一路上不停的和村委人員通電話,“你們快組織村民開展自救,將大家轉移至安全地帶,要確保大家的人生安全,我正趕回來一起干”。
到達普谷村,張情光帶領群眾搶救物資、安撫群眾情緒,一干就是一整夜。19日早,組織3組人員分片排查房屋受損情況,因運送物資的車輛有限,張情光主動提出用自家的面包車運送彩條布、帳篷等救災物資,一天來回7、8轉后,緊接著同救災人員搭建帳篷。張情光是18年到普谷村任工作人員主持主任工作的,原本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他從未想過當村干部,可“較真”的張情光想著“要干就要干好,就像做生意一樣,要讓大家有個好口碑”。張情光說到做到,在他的努力下,普谷村各項工作推進有力,贏得了群眾信任。在村“兩委”人員的帶領下,抗震救災、危房拆除等工作中,上百余名黨員、群眾主動參與進來,7名黨員、群眾參與到查災核災隊伍中,張主任提出給他們發(fā)放每天的勞務費,可黨員陳大高、方文巧等說到:“張主任,我們都想捐款的,哪還要勞務費,能跟你們一起做點事,感激還來不及了,這是對我們的信任啊”。截至目前,至今已排危115戶,安置了24戶嚴重受損,發(fā)放了帳篷58頂,彩條布3條、大米24袋、45桶油等物資,排危正在進行中。
趙升高:帶傷上陣不負群眾信任
突如其來的地震來勢洶涌,埡口村監(jiān)委會主任趙升高得知震中正是自己所在的埡口村且多處道路受阻,他不顧受傷的腳踝一路小跑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埡口村梁子小組。轉移群眾、搶救財物、統(tǒng)計災情……一直忙碌到5月20日凌晨1點左右,已經兩天一夜沒有睡覺的他總算得到了短暫的休息。凌晨5點,趙升高又起早和同事王德俊前往百科小組進一步核查災情,路上在一個陡坡處一直有砂石滾落。為了盡快讓受災群眾還沒有得到妥善安置,在觀察山上暫時沒有石頭滾落后,趙升高選擇冒險沖過塌方區(qū),但幾個小時沒有清理的路面早已堆積起厚厚的一層砂石,在經過坡道時,摩托車突然失控,趙升高被甩進山溝里,滑落了七八米遠,大腿嚴重受傷。趙升高被及時轉送到小河鎮(zhèn)衛(wèi)生院,經過初步治療,一瘸一拐的趙升高沒有聽從醫(yī)生住院的建議,當天下午5點,他毅然回到了埡口村。時至今日,趙升高依然每天堅守在埡口村委會,在大后方全力配合救援人員開展救災核災工作,他一瘸一拐忙碌的身影,成為埡口村救災“大本營”里最動人、最鼓舞人心的一道風景線。
楊遠明:用心用情堅守的老支書
“5·18”地震當晚,顧不上和家里人交待一句,拖車村黨總支書記楊遠明就急急忙忙趕到村里,“大家不要怕,聽我指揮!”余震還在逞威,救援人員尚未趕到,但聽到楊書記的呼喊,許多人心里頓覺有了主心骨。緊接著就有10多名黨員、群眾和他站在了一起!集結好救援隊伍剛趕到劉家灣小組,一個村民跑來告訴楊遠明,他家的房屋倒了一間,兄弟沒有跑出來,需要救援!“快,大家拿上工具,一起救人?!北娙艘黄鹩檬痔А⒓缈?、手刨,很快就把人救出來了,“你動動手腳看看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在了解到鄧必才沒有受傷后,楊遠明將其就近安排住在鄰居家,又開始摸著黑前往下一個村民小組救援搶險、核查災情。
從地震當晚到20日深夜,楊遠明從未休息,他深知時間就是生命,爭分奪秒地奔波在各個村民小組核查災情,組織救援,安撫受災群眾……村上有人勸他休息下,楊遠明拒絕道“累點苦點不算啥,干了快30年的村干部,我在村民才不會慌亂”。老支書楊遠明又繼續(xù)奔波于各個村社,由于地震導致部分村民的房屋成了危房,楊遠明始終在一線帶頭做群眾工作,丈量房屋面積,拆除危房。
曹坤:一手抓救援,一手抓拆危
“妹子,我是黨員,又是村干部,抗震救災我不帶頭誰帶頭,孩子就麻煩你帶著了”,地震發(fā)生后,新田村黨總支書記曹坤將10歲的孩子托付給自己的妹妹,立即組織村“兩委”人員、駐村扶貧工作隊組成3個救災工作組,連夜將災區(qū)群眾安全轉移到村級活動場所及空曠地帶安置,對受災情況進行拉網(wǎng)式排查,全力搜救受傷人員,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突然而來的地震,導致部分受災群眾出現(xiàn)了恐慌情緒,為紓解焦慮情緒,消除恐慌心理,曹坤又帶領救災工作組向受災群眾耐心解釋,細心開導,漸漸穩(wěn)定了受災群眾的心。
因地震影響,處在坡地地帶的新田村部分房屋出現(xiàn)墻體嚴重開裂,加之連日下雨,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災害隱患較大,已不適宜老百姓居住。曹坤第一時間向小河鎮(zhèn)黨委政府匯報,請求支援挖掘機和施工人員協(xié)助危房拆除工作。并積極帶領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主動到群眾家中做工作,不厭其煩,耐心勸導,說服教育,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截止目前,新田村已拆除危房76戶。
大災突降,方顯英雄本色。還有很多村干部,像陳廷珍、謝亮元、楊勝衛(wèi)、陳文清、陳開江……他們沖鋒在前,為人民安全保駕護航,在災區(qū)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個村組。正是他們,在災難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趕赴現(xiàn)場,在災難發(fā)生的第一現(xiàn)場迅速組織救援,成為團結群眾的中流砥柱,成為抗擊災害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