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楠陪貧困戶拉家常
郭楠陪貧困戶拉家常
1月28日,77歲的貧困戶賈邦校撥通了郭楠的電話“楠楠,俺老伴這手抖的厲害,你能來看看嗎?”
賈邦校,聊城莘縣古城鎮(zhèn)賈莊村孤寡老人。郭楠,24歲,賈莊村大學生村官。
“不比別的群眾,他們是孤寡老人,身邊少人照顧?!狈畔率诸^待整理的文件,郭楠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賈邦校家?!澳銈兪墙n立卡的貧困戶,政府給報銷90%呢,咱看得起。”賈邦校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癥,天氣漸寒,病情變得嚴重,郭楠一句“看得起”給老兩口吃了定心丸,舒展開了緊鎖的眉頭。
幫貧困戶解決力所能及的生活難題、帶留守兒童去理發(fā)店剪頭發(fā)、召集村里的老黨員上黨課、輔助第一書記做好扶貧完成富民強村建設的工作任務。從2016年8月任職村官以來,郭楠在這些細微而瑣碎的基層工作中,完成了從大學畢業(yè)生到基層干部、從父母的掌中寶到貧困戶的“父母官”等身份的轉(zhuǎn)變與適應。
有過委屈,流過眼淚
2017年夏天,郭楠被借調(diào)到古城鎮(zhèn)政府整理貧困戶檔案。
鎮(zhèn)里有兩位同姓名的學生,其中一名學生是貧困學生,依據(jù)扶貧政策享受貧困助學金等福利,另一名學生家長得知情況后,想借用同姓名的“漏洞”冒領貧困助學金。翻出檔案信息、翻出申報材料,郭楠費盡口舌反復解釋,家長不但不聽還稱是郭楠弄錯了自家孩子的身份信息。
據(jù)郭楠的同事回憶,當時,那位家長情緒激動不聽解釋,一句接一句的指責郭楠,臟話不堪入耳。等那位家長被鎮(zhèn)領導安撫離開之后,郭楠突然情緒崩潰,委屈落淚。
“在基層工作,要內(nèi)心強大?!苯?jīng)歷這件事之后,郭楠認識到人和人之間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她能理解基層群眾發(fā)泄情緒的方式之一就是罵娘,改變別人很難,唯有讓自己的內(nèi)心變強大。
提起父母,郭楠落下虧欠的眼淚
家人給予無限牽掛與關懷
“加班”是所有基層工作人員共同的故事,郭楠也不例外。
去年秋天,村里建設扶貧產(chǎn)業(yè)項目,郭楠和同事連續(xù)一個月沒有休班。月底的周末,郭楠抽出半天時間回城里家中拿換洗衣服,計劃第二天一早就趕回村里。
到家,郭楠一頭倒在沙發(fā)上睡著了,朦朧中接到領導的一個電話“明天不用來了,在家休息吧?!钡弥畠耗苄菹⒁惶?,平日性情溫和的郭楠母親,竟開心的像個孩子跳了起來。
那一刻,郭楠內(nèi)心五味雜陳,既自責自己陪伴父母的時間太少,又感激父母對自己的工作給予理解和支持。
郭楠和省派第一書記郭君策給黨員上黨課
“黨員帶頭”不再是一句話
賈莊村共有702名村民,其中黨員26名。由于基層黨建薄弱,黨員沒上過黨課、黨員不參與村集體事務等問題突出,“黨員帶頭”成了一句空話。
要想搞好基層工作,必須牢牢抓住基層黨建這個‘牛鼻子’。
2017年7月,山東省農(nóng)行組織慶七一活動,賈莊村第一書記郭君策積極響應組織,帶領村里的黨員走進革命老區(qū)臨沂學習,這是村里的黨員第一次集體出門接受黨性教育、重溫革命歲月,讓很多黨員的心情澎湃不已。
除了定期組織黨員活動,平日里走訪村里的老黨員、召集老黨員定期上黨課,鼓勵黨員積極參與村集體事務也成常態(tài)。
年前,村里要修排水溝,黨員帶頭并發(fā)動村里的年輕壯力,紛紛拿起自家鐵鉗,不談工錢,齊心合力挖通了排水溝,解決了人力資金的大缺口。
郭楠和第一書記郭君策在點滴中,悄無聲息地筑起了賈莊村的黨建堡壘。
近兩年的時間,郭楠和她身后的賈莊村一起成長、共同蛻變
被貧困戶評價“黨派來幫助俺們的”
爭取扶貧基金、建設扶貧項目、開展醫(yī)療扶貧、成立合作社,在駐村干部的努力下,賈莊村摘掉了省定貧困村的帽子,65戶197人實現(xiàn)脫貧。
“共產(chǎn)黨使勁把咱往好日子里拽,再笨也能過好了。” 住進了危房改造后的新居,貧困戶賈邦校激動不已,嘴里一直念叨現(xiàn)在的日子舒心,古稀之年住新居的幸福感溢于言表。
當記者向老人詢問郭楠的情況時,“大學生村官,黨派來幫助俺們的?!辟Z邦校老人脫口說了這樣一句話,在她的眼里,郭楠是個漂亮懂事的姑娘,是個可以依靠的干部,是黨和國家派來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