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積雪開始融化,個別地方露出了枯草,這情景讓旦珍措感到振奮。她看著眼前通向牧民尕保家的路,松了一口氣。2月中旬開始的抗擊雪災工作,很多人為了打通牧民兄弟的“生命線”,沒有回過一次家。
圖為大武鎮(zhèn)黨員干部奮力清理道路積雪
旦珍措是青海省瑪沁縣大武鎮(zhèn)黨委組織委員。據她介紹,自2018年底以來,瑪沁縣昌麻河地區(qū)遭受了數年來時間最長的降雪,使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查倉、血麻兩個村83戶337位居民受困,當地干部群眾奮起搶通公路、抗雪保畜。至3月2日,查倉、血麻兩村運送物資的通道基本打通,僅剩牧民尕保一家還困在大雪中。
從已疏通的公路到通向尕保家的便道,有35公里之遙?!翱篂谋P?,一戶都不能少?!痹诟刹總兊膭訂T下,一支200人的應急救災隊伍克服極度疲勞,繼續(xù)奮戰(zhàn)。為了最后一名牧民兄弟,開始了一場艱難的掘進。
旦珍措告訴記者,他們每天9點上崗,到晚上10點才能回到臨時駐地。“每天腳都凍得沒有知覺,好在鄉(xiāng)鎮(zhèn)醫(yī)生跟在身邊,沒有發(fā)生凍傷?!?/p>
最讓他們感到無奈的是,白天剛剛挖通的路,晚上又會重新被大雪覆蓋?!跋氲绞芾У哪撩矜乇R患?,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钡┱浯胝f,最后幾天,他們還專門派人扛著飼料,踩著厚厚的積雪,送些生產生活物資到尕保家救急。
經過努力,3月9日,這條35公里的便道才全部打通。“這么大的雪災,沒有牲畜因為缺草料而餓死,真不容易??!”尕保說。
“現在天氣好轉,我們放心了。明天我就回家,看看孩子?!?1日晚,旦珍措開心地告訴記者。
本報記者 周靜文
本報通訊員 李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