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好萬好,還是共產黨好……”近日,83歲的定南縣天九鎮(zhèn)東山村貧困戶劉四妹一邊將感謝信交給扶貧干部,一邊說:“郭書記和扶貧干部幫我改建舊房,硬化家門口道路,還安裝了新電線,讓我家的居住環(huán)境大為改善,謝謝你們。”
劉四妹口中的郭書記是定南縣委組織部駐天九鎮(zhèn)東山村任第一書記的郭文偉。自2019年8月擔任東山村第一書記以來,他便把這里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東山村雖有一定產業(yè)基礎,但想要在脫貧致富路上再上臺階,難度大,責任重?!惫膫フf。
“這段220米的水渠終于修通了,我們再也不用‘搶水’了?!贝迕駨堄牢鞲吲d地說。去年,郭文偉了解到水渠遲遲未修通,原因在于個別村民不同意修建水渠占用他們的土地,于是他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爭取村民全部同意,最終水渠修成,為500多畝農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除了水渠通了,村集體錢包也鼓了。為改變東山村集體經濟增收方式單一的局面,郭文偉立足實際,主動謀劃項目。他向單位領導匯報,爭取了中央專項資金50萬元,現已投入35萬元建成一個100千瓦光伏發(fā)電站,按每度0.41元并網價計算,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4.5萬元。
村民增收致富的事,郭文偉時刻放在心上。去年,村民張秋平撫育的油茶苗眼看就要起苗銷往廣東了,但他的苗木檢驗檢疫證已過期,調運許可證還未辦理,張秋平心里十分著急。了解情況后,郭文偉立即幫他準備材料,多次往返鄉(xiāng)鎮(zhèn)、縣城有關部門,為他辦理好相關證件。
疫情期間,郭文偉以村為家,一直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因為持續(xù)多日緊張工作,他感覺身體不適,但僅回家休息了一天,他又重返崗位開展防疫工作。其間,東山村成為該縣第一個采用流動宣傳車、組織黨員干部疫情防控宣傳的村莊,及時勸導群眾取消了8起村民集體活動。
眼下,正值水稻春耕春播之際,郭文偉每天奔走在田間地頭。為防止耕地拋荒,他積極鼓勵種糧大戶流轉外出務工村民的閑置耕地種植雙季稻。從協(xié)助流轉農田到解決灌溉用水,他都靠前服務。
2019年,東山村實現村集體收入8.56萬元、14戶46人實現脫貧、通組道路120米建設完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投入使用……一件件惠民、富民的實事辦到了村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