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23名新聘大學生村官培訓日前在建始縣龍坪鄉(xiāng)店子坪村舉行。新村官不僅聽取理論講座,還與店子坪村村民同吃同住同交流,全方位體驗農村的生活工作環(huán)境。
培訓班之所以選址店子坪村,是因為這里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愚公支書”王光國的任職村。王光國帶領父老鄉(xiāng)親花了6年多時間,吃盡千辛萬苦,在絕壁深谷辟出了一條通村公路,將曾經貧困偏遠的窮山村建成了遠近聞名的“桃花源”。如今的店子坪村,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住上了小洋樓,走上了水泥路,綠色產業(yè)初具規(guī)模,民俗旅游、“紅色旅游”悄然興起,成為全省脫貧攻堅的樣板村。
“店子坪村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相信新聘村官一定能夠汲取精神滋養(yǎng),收獲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力量?!倍魇┲菸M織部相關負責人說,“大學生村官與老百姓一起生活,可以零距離感受農村,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從而增強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創(chuàng)業(yè)富民的自覺性?!?/p>
記者了解到,4天的培訓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體驗教學、屋場會、家庭會、群眾文化實踐活動穿插在理論課程中間,使得這場接地氣的培訓有了更多的特色元素。
對于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村官來說,在村培訓自然多了幾份新鮮感。培訓第一天開完班會回到住處已近晚上10點,來鳳縣的廖伊玲和其他12位新聘村官毫無倦意,在村民劉太章老人家里又繼續(xù)聊開了?!澳贻p人,你們都來自哪里???”“沒有資金和機械,是什么支持著你們在險山峻嶺修出一條通村公路的呢?”新聘村官和劉太章老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他們迫切想知道,店子坪村是如何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擺脫貧困的?其中演繹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劉太章老人的講述,字字句句撞擊著新聘村官的心靈,“寧愿苦干,不愿苦等,這是店子坪村村民的信條,也應當成為我們在村工作的座右銘?!绷我亮嵴f。
“短短幾天的培訓,讓我們懂得了只有對村民有感情,服務才能更貼心。”這是宣恩縣新聘村官楊欒在重走茶鹽古道,聽村民傳頌王光國書記的事跡以及參觀了綠色產業(yè)園、特色民居后的感言,她體會到了王光國書記對百姓用情用心至真至切。通過與店子坪村村民共同生活,楊欒收獲了太多的感動?!胺繓|叔叔阿姨對我們很好,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反哺他們?!睆淖√幊霭l(fā)去上課前,受訓村官總會收到村民熱情塞給他們的零食,到了飯點微信群里又會收到村民的關愛提醒?!按饲榇司皫淼恼鸷尺h比聽一堂課來得深刻。”
村民的家不僅是受訓村官的生活空間,還是他們學以致用的“模擬練兵場”。恩施市的鄧晉從小長在城里,原來以為崗前培訓會在城里坐在大教室里聽課,沒想到來到了店子坪村,“挺有意義的。”她打趣道,“所見所聞,新鮮感十足,根本沒有時間捧著手機刷屏,一天下來,手機的電量還是很足?!弊屶嚂x體會最深的一點是在村工作要深入了解村民的訴求?!笆迨迥慵?guī)卓谌耍⒆佣啻罅?,還有什么困難和需求?”上了幾次理論課,鄧晉與“臨時房東”徐東交談起來儼然有了入戶調查的模樣。新聘村官羅陽在農家的飯桌上,第一次嘗到了當地特色的炸土豆片兒和玉米做的酒釀,嘖嘖稱贊之際,猛然萌生一個創(chuàng)意:“這么好吃的東西完全可以包裝一下放到網上賣??!”
培訓結束時,新聘村官們帶著培訓所得,帶著王光國書記堅韌、奉獻的精神離開店子坪村。村民郭龍菊對這批新村官印象很好,說他們晚上搞完活動還幫忙把地打掃干凈了。村民劉和美送上祝福,希望他們以后能像“愚公支書”王光國那樣,好好做事,帶領村里發(fā)展。